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葉老師的話120 - 【完美主義的音樂教育,扼殺了多少對音樂原本有興趣的小孩?】

葉老師的話-
【完美主義的音樂教育,扼殺了多少對音樂原本有興趣的小孩?】

講到完美主義的音樂教育,就要來說,我覺得任何老師不要因為孩子 ”不能夠達到老師的要求”攬太過沉重的壓力跟期待在自己跟學生身上,因為這對師生雙方都是有殺傷力的,尤其是孩子並沒有打算要成為貝多芬,他也沒有打算要變成音樂老師,音樂演奏者的時候。

先來講述兩個真實發生在我們學生的例子:

例子A:我們教室的小提琴學生,大約在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他的媽媽找了一個非常嚴格的名師教他小提琴,這個名師他的鐘點費是2500一個小時,並且這個老師要求家長每天在家要盯小孩練習兩個小時的小提琴,並且在上課的時候孩子反應稍慢,就直接開罵...後來這位名師評估小孩無法配合,天份不足就決定不教這個孩子了。後來家長跟孩子找上我們,希望重拾孩子的音樂興趣,這段時間我們觀察,這個孩子真的不是屬於反應很快穩定性高的孩子,他只是一般想要把小提琴當成興趣的小孩,在那段時間,他受到極大的挫折,某部分有陰影,我們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調整孩子的觀念,從讓孩子拉喜歡的歌,給予孩子練琴自由空間開始,並且不斷的提醒他擁有的優點,才以緩慢的速度重拾他對音樂的興趣。

例子B:我有個學生,是個很優秀且天份極高領悟力一級棒的孩子,他把音樂當做重要的興趣,每天保持練習的習慣,但由於他學科各科皆強,所以確定不把音樂當成吃飯的工具,我是他的啟蒙老師,現在仍為他的老師。有一次,他父母親有一個朋友,是國外回來的音樂教授,他聽到我那個學生彈琴,於是表現出自己的豐富的音樂學識,在小孩面前數落我這個老師:怎麼沒有教這個?這個關節怎麼凹下去?這個轉指怎麼這樣...於是乎,他花了一個小時教孩子彈一個小節,把孩子逼到極致,並且還覺得為什麼這個孩子意見這麼多...等等,還好父母親理解孩子的性格,且信任我對他的教法,不然我很有可能被冠上:不認真.不重視基本功的老師。

-------------------------------

我覺得,想跟很多老師共勉,身為一個啟蒙老師,我們有很大的責任要把孩子基本功教好,要讓孩子有好的基礎,任重而道遠。但更重要的是,不應該扼殺孩子對於音樂的興趣,尤其當受教者的年紀還很小的時候,他可能小肌肉的能力都還沒出來?更有可能因為每個人手型不同理解力不同所以有些人光是把手指站好,就已經有困難度了,再來就是,孩子專注力還不足,根本沒有必要把要求當音樂家的那套搬過來給小孩子用,有些老師一堂課只教兩小節,一直執念於孩子哪個關節沒有站好,這實在是沒有道理的教學方式。

我更要跟很多家長建立觀念,不是學歷高的老師就能教出好學生,有些家長執著於這個老師光鮮亮麗的學歷,比方說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教授,一堂課3000元。

我要跟家長說,這種老師其實並不適合教完全沒有學過音樂的孩子,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大師級的角色,他的世界其實都是天才級的人物,多半這種老師無法接受反應慢,天資平平的學生,他不懂得要循序漸進的打磨學生。他們自己是很優秀的演奏者跟音樂家,他可能可以把貝多芬的音樂彈得如癡如醉,但他們可能欠缺因材施教的能力,更欠缺同理心跟耐心,用他自己完美的樂器教育,把孩子教垮,家長不知其所以然,反而還覺得自己怎麼處心積慮的找個名師卻好像把錢丟到河裡去了。

所以各位家長,你們要懂得關心孩子的學習,你也要懂的音樂教育市場是這樣的運作方式,至少你要知道今天孩子在學習上受到挫折可能的原因是在哪裡?知道孩子現階段適合怎麼樣的學習方式,一有不妥,是不是應該勇敢的溝通或者轉換環境呢?

小小音樂家給孩子的教育觀念比較偏向循序漸進的學習,同時注重基本功,但不會因為孩子現階段做不到,而敲他手指,執著不已,並停留在一曲三個月。我希望孩子學音樂學得快樂,但並不表示我容許孩子不練琴跟隨便的態度,我們老師注重每個人的個人特質,學習頻率,重視深度的同時也同時開闊孩子的音樂視野,我喜歡讓學生去表演,讓他們能夠藉由音樂自娛的同時也能享受分享音樂的快樂跟成就感!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學生真的心甘情願決定想要走音樂這條路了,我會跟他們說,你要開始接受”完美的音樂教育”,要開始注重細節裡的細節,我也會在此時讓他們知道他需要勇敢跟堅持的被老師用力要求。但在他們開口說他想走這條路之前,我們是不是可以用開闊的心讓他們學音樂學的健康,快樂,跟成就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