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葉老師的話 - 為什麼我們一直給予孩子表演機會

今年(2013年)聖誕節,為了讓所有小朋友都有表演機會,
也讓學習處於不同程度跟階段的孩子能夠適得其所,
小小音樂家有別於一般音樂教室一年只舉辦一次演出,且全部程度的人都在一起表演,
我們苦心規劃三個不同的場地演出:
分別是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新莊客旅、蘆洲功學社表演廳,
目的是讓初學者不要頭一兩次表演的小朋友,
才剛開始接觸”獨奏表演”就要在一個諾大的場地表演,
也顧慮到,學很久的小朋友應該要給予更好的磨練機會,
所以安排在大型的舞台見見世面。

-

我們這樣的安排,其實不管對於教室經營者、老師、家長,都會比較麻煩。
我的考量,立場絕對是為了給每個學習者最好的學習環境
(注意:是以”學習者”的考量出發)

其實對於部分的家長來說,有兩三個小孩,得跑兩個場地,
著實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但我仍然說服家長,
如果是讓老大來配合老二,或者讓老二配合老大,其實都不太對,
因為她們現在所處的學習方式的確也不一樣。

我總是覺得教育小朋友這件事情,如果長遠來看,
對孩子教育的方針是正確的、是有益處的,
真的應該捨近求遠的給孩子比較好也比較正確的方式去學習。
這個”近”可能不單單只是距離的近,也許是學習的”捷徑”,
或者是怕麻煩後所選擇的”近”。
但我的教室裡面,如果我知道”遠”的目標跟教育方針,
我寧願一開始稍微麻煩一點、稍微有耐心一點的選擇"遠"的方式,
選擇不抄捷徑的方式,但最重要的也要家長與我有志一同。

一年辦好多次的表演就是我所選擇”遠”的方式。

為什麼要那麼多次的表演活動呢?


1.對於學生學習成效上: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倦怠,難免挑柿子較軟的吃(喜歡練簡單的東西),
藉由表演,我們可以給予稍微有點程度的歌,慢慢的磨練孩子,
我會跟學生說:”這是我們要表演給好多叔叔阿姨聽的歌,
所以我們要彈比較厲害的歌,而且要把他每一個地方都彈得很好聽”,
因為有”表演給叔叔阿姨聽”的動力,孩子會比較願意接受大一點的挑戰,
在練習的過程中,也不只是用”我學會了,我會彈了”的方式練習,
他會用”我要彈的完美”的方式去練。


2.對於家長:
我覺得不僅僅是學生,家長更需要動力。
家長需要更大的動力繼續push孩子學習。
家長的動力來自於學生的表現,來自於學生越趨”自發性的”練習,
我們會說:孩子可以在家裡彈給爸媽聽呀?
可是,我在這裡真要強調的是,在家裡跟在舞台上都彈同一首歌,
對於家長所感受的是截然不同的感覺。畢竟,在舞台上,
是一種完全聚焦在小孩的身上,是孩子”獨立”的展現。
我知道我的部落格也有不少老師有看到,
葉老師在這呼籲:我覺得時代真的在變,
現在的家長比較沒辦法看到孩子”沒有成效”的學習
(沒有”看到”明顯成效的學習)
所以讓爸爸媽媽”看到”就是從辦演出活動開始。


3.教孩子不緊張,只能透過”實戰的上台經驗”了。
常常我們跟學生講說:上台不要緊張.放輕鬆......
身為表演者來說,這談何容易?
如果我們自己上台看看,難道我們真的能做的比孩子還要”放輕鬆”嗎?
我想,葉老師我沒辦法教孩子怎麼樣”不緊張”,
我只能夠在練習曲子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用盡全力的準備,
讓她們在上台過程中,即便有點緊張,但因為手指對於曲子的記憶深刻,
因此就算緊張打了一點小小折扣,但還是能夠表現出不錯的樣子。
我想我教孩子”不緊張”的方式是:讓她們一直有這個”舞台”去實戰。
其實多上台幾次,孩子就能夠慢慢的去”熟悉”舞台,
因為越”熟悉”所以經驗也會比較豐富,也會比較能夠和緊張共處。


4.避免"閉門造車"的學習音樂
表演絕對是學習藝術者的動力。
試想,台灣最有名的舞團”雲門舞集”若他們創辦人林懷民老師跟他們的
舞者說:”你們先在舞團把技術練10年我們再出來給表演給世人看。”
你們覺得舞者還有可能有繼續跳舞的動機嗎?
不可能!因為林懷民不停的幫舞者創造演出機會,
所以他們才有今天揚名國際的"雲門"表演者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一個部分在於觀眾的回饋,觀眾的掌聲,表演者會與觀眾產生一個連結。
因為舞台的訓練就是學習藝術的一個環節,沒有這個環節,就等於學了一半。
表演者要避免閉門造車,就是要走出來,就是要用自己的才能”show”給大家看!


5.利用表演,學習尊重
我跟家長說,孩子當表演者,表演完了就是觀眾。
我覺得當一個好的觀眾也很需要學習。
能夠當一個好的觀眾,孩子就能夠懂得學習尊重別人。
記得以前跟著樂團環遊世界,就會發現”觀眾代表國人的素質”
有些國家,觀眾的水準非常低,小朋友喧嘩跑來跑去、
大人手機響、拍照不停的用閃光燈;
有些國家,觀眾彬彬有禮,完全按照規定。
我們總希望,下一代的孩子,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是好的觀眾,
是一個不會在國外丟人現眼的孩子,所以,現在就要好好教育他們。
所以我強調,我不讓孩子遲到跟早退。
也希望家長我我一起站在教育的角度上,同心配合。

---------------------------------------

表演有諸多可以教導孩子的事情,
透過學習音樂,開發孩子更多的感知、經驗、美感、禮儀。
聖誕音樂會即將開始,希望家長小朋友也都以期待的心情,迎接這美好的季節喔!

-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葉老師的話-音樂老師們心中的亮光

今年已經是我第三次去聽芬貝爾的講座,每一年的內容都截然的不同,
但始終如一的就是能夠聆聽到芬貝爾先生彈奏充滿內在生命力的音樂。
我個人喜歡的還有芬貝爾老師非常熱情如火的爵士彈奏,
以及言談到鋼琴音樂教育就發亮的眼神。
芬貝爾先生講話不疾不徐,講題也從學理到實用性,充滿邏輯性和架構,
相對於台灣的人演講總是直接給予答案,芬貝爾老師的演說給予我們更多思考空間。

談及芬貝爾創作的教材,越來越豐富,
有爵士、搖滾、古典、聖誕曲集、福音音樂、孩童兒歌、星光曲集,
還有針對各種不同年齡層的教材,
他把教材分得很詳細,有學齡前的預備練習,也有針對成人的快速近程,
每年看到芬貝爾先生都帶入新的教材,今年又多了"視奏教材"。

芬貝爾先生除了自己是個很好的演奏者,也是一個很好的老師,更是一個很好的創作者,
嚴格說起來,他是一個音樂教育的傳福音者,更是音樂教育的"救贖者"。

過去我們那個年代,音樂的教材就是拜爾、湯姆遜...等,
並非這些教材不好,但他的架構其實較為死板且進度不夠循序漸進,
因此過去導致很多孩子非常的沒有興趣,學習不到兩年就放棄鋼琴。
芬貝爾把整個教材的邏輯全部重新整頓過。
我今天在聽演講的同時,我也在思考,
芬貝爾先生他決定要寫這完全打破過去邏輯的教材時,
他內在的聲音是什麼?如何讓他能夠勇往直前的?
且,他更激勵我的一部分是:
每一年他都帶著"新的教材"來到台灣,
他四處演講、教學,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忙,
教材已經遍及中國大陸、美國、香港、韓國...
已經很多老師固定使用他的教材了,照理說他已經是個很有成就的人了,
可是他並不滿足於他現有的創作,他還是不停的為下一代的孩子想
"怎麼樣才可以更好",
"我怎麼樣才可以更幫助音樂老師讓教學的品質更加提升"?

還好有他的堅持跟持續的教材創作,
讓我看到現在我自己教室裡的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雖然惰性不減,
但總是可以比當年我們年代的孩子多幾分快樂、創造力、想像力、成就感,
每次我讓學生回家配CD他們配上速度之後,
充滿成就感的告訴我:"我會配了喔!我跟上速度了喔!",
每次配芬貝爾第一級"搖滾C音",
學生可以彈完一次就可以跟著CD配樂結尾開始跳舞,
真的很快樂。
這種快樂,是老師跟學生雙方都充滿了成就感。

今天的演講,
他講到了從小學音樂的孩子可以平衡孩子們的左右腦
左腦跟右腦分別掌握了邏輯性跟創造性;舊經驗跟新經驗。

從小學音樂的孩子可以感受、刺激五感的美。

他更說了不要因為家長或者環境的壓力,
讓孩子在還沒把基礎固好之前就彈奏大型的古典樂曲,
為的只是去比賽跟考試。
他提醒我們,要先顧到孩子的美感跟姿勢以及基本功。
(天哪!這真的是好誠懇的提醒!)
若沒有願意分享的音樂教育長輩之提點,
我想我們常常會因為生計而去迷失於我們身為音樂老師的價值。
若沒有前輩的提醒,我們會忘記自己的初衷,
我們會沒有勇氣也會沒有力氣去告訴家長真正音樂教育的價值點在哪裡?
也會默默的妥協於這個現實環境。

出了社會的音樂老師,更要在自己的生活中,
找到一個在專業領域上可以"嚮往"的亮光,
不然真的很容易不自覺的迷失。
還好,我有芬貝爾這樣前輩的亮光,還有他持續教材創作。
讓我一直一直可以持續努力去平衡教學夢想跟現實,
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看到教室學生永遠配上CD快樂的表情。


明年,鋼琴老師們一起去聽聽他下一個講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