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以及國中生,
很認真的練琴,對音樂產生很大的熱情跟興趣,
根據父母說,他們現在都不需要你在叫她們練琴了,
在老師看來,他們現在既好教,且對於音樂的感情更加深入了。
讓我突然回想到這些孩子第一次來學琴的樣子,以及回想他們學習的過程。
這些孩子,一開始還真的都是被我們老師”強迫”上來的呢...
-
大約二十多年前,經濟正起飛,學音樂的風氣是盛行的,
許多家庭能力讓孩子學音樂現在六、七年級生,
很多人大概都有共同的記憶:我媽逼我學鋼琴、我彈不好被我老師敲手。
導致現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學習音樂是沒有持續的,
因為媽媽說:老師你打我小孩沒關係,在家裡媽媽”不怕”小孩反抗。
孩子對於學習樂器多半有"害怕"這個情感在裡頭。
但現在這個年代,多數的父母不想走跟過去一樣的路,
不想讓自己孩子受一樣的折磨,
變的”不強迫”孩子了,
變的”不要求”孩子了,
變的”不規定”孩子了,
因此只要孩子口中隨口說說:我想學鋼琴,媽媽就讓孩子去學;
我想學英文,那就讓孩子去吧!
這樣子的輕鬆學習,快樂學習,似乎變成這個時代,學習的真諦。
或許我們認為大人態度180度的大扭轉,
真會認為這樣真的可以讓孩子提升他學習的興趣,
並且可以增加孩子學習的持續性,結果...沒有!真的沒有!
這樣的學習方式反而造成孩子更大學習上的瓶頸跟痛苦......
為什麼?
到底為什麼?
-----------------------------------------------------
原來如同我的標題說的,
學習音樂(應該說任何學科),就是先有強迫,才能有自主。
其實逼迫跟放任常常被大多數的父母,狠狠的做一個二分法,
”逼他沒有用啊!那就乾脆不要理他!”
”我不想逼她,他如果不自己練習,那乾脆不用學了”
這種思考是很危險的,因為你認為非黑即白。
但孩子的世界不是黑或白,他是要找一個屬於他的顏色,
家長必須思考的是,我們要怎麼引導我們的小孩,
讓他可以穩定的在某個學科學習。教育者更要思考的是,
我們要如何引導我們的學生,讓他學習音樂有程度且有自信心。
每個小孩與生俱來的特質不同,性格也迥異,應該好好的在你的小孩身上,
找到一個適合他的溝通方式,找一個他的學習步調,
更要找到他平常的作息中,加入學習跟練習的安排。
首先我認為”強迫”的定義需要被重新定義。
強迫這個詞,很多人會跟仗打、隨意謾罵孩子,畫上等號,
但我完全想擺脫這兩個最差的教育方式,
我所認為的強迫是先引導孩子去執行我們所規定的紀律,
先強迫孩子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那為什麼要用”強迫”?
因為孩子跟我們大人一樣充滿惰性,好逸惡勞,
因此你強迫他做一些需要紀律的事情,在他習慣之前,
他會跟你反應:”好累喔!為什麼要做這個!”
他還會跟你反應:”我等一下再做,我想先看電視、玩玩具”
碰到新的技巧他還會告訴你:”幹麻叫我看這些東西,我沒有興趣”
你會發現他的沒有興趣是因為我懶的做這些。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在你看到台面上表現優秀的孩子,
他們的背後也是一樣,人性就是喜歡輕鬆,希望不勞而獲。
當孩子有這些反應的時候,身為長輩的我們,首先你要冷靜,
不要過度揣測孩子的心思,也不要緊張。大多數,他只是很單純的想要休息,
很單純的不想做事情,很單純的不想面對一些挑戰,
但同時,我們也要很堅定的、毫不懷疑的告訴我們的孩子:
這就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這就是我們今天就要完成的責任,
而且也只有你才有辦法完成的責任。
父母的堅定,不猶疑非常重要;通常你的孩子猶疑多半是家長你先猶疑了。
接下來,我們就是要陪伴,陪伴他把事情做完,
陪伴他直到他習慣這件事情在他的生活中。
小小音樂家的老師都會規定孩子做練琴塗色紀錄,
這個紀錄不僅要老師簽名,家長簽名,主任簽名,每一週都要檢查。
這個目的,即是幫助孩子他能夠在我們的”強迫”之下,建立起練習的習慣,
也在我們的”強迫”之下,能夠克服他們學習中偶爾的惰性。
我們的規定很合情合理,一週還可以休息兩天,
且還因他們的程度讓練習時間增加,一定是孩子做得到的。
至少我認為幼稚園階段、中低年級的孩子都必須藉由外力,
他才有辦法建立他的學習模式。
我想要讓我的學生,都能夠明瞭習慣的建立才有助於他的學習。
我相信:
一個能把學習責任做的好的孩子,他才能夠發揮他的天賦,
他才能夠在發揮天賦的同時得到信心,
再從每一次得到的信心中產生所謂的興趣跟熱情。
-------------------------------------------------------------
前些日子看了何飛鵬的文章他寫到了關於學習一事情,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體制內的學習,通常是人生的起步,而其決勝關鍵在於,
何時將學習轉化成為自主學習?一但轉換為個人的內在學習動機,
會突破一切障礙,學習不會再是痛苦的事情。”
對於學習音樂而言,要讓孩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我覺得有兩件滿重要的事情:
1.他要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學習的人作為目標跟憧憬
比方說:前些日子我的學生去聽了幾個跟他年齡相仿的孩子,彈琴彈的超級好,
比他功利大概高好幾倍,霎那之間,他明顯的被刺激,且他產生了很正向的學習,
他從此非常認真的練琴,練琴就變的不像是我的事情,好像已經是:
他想要這麼做了!他自己想要變的很厲害。
而這些內在的驅使力都不是我用印章用禮物有辦法”騙”得了他們的。
尤其他們看到他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做得到,他們會覺得,
在真實的舞臺上真的有一件值得他們相信的事情。
雖然我不是要大家當一個樂壇新秀,但是我認為,讓孩子去看同年齡卻非常優秀的
小小表演者,非常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但要先說:這要有很大的耐心,不見得
一次的表演就能夠震撼孩子。
有人告訴我歐陽娜娜是他努力的目標,或許隔壁那個彈琴很好的同學也是我的目標,
他的學習目標不見得一定要是一個出名的人,只要是能夠趨使孩子努力向上的,都是
很好的目標。
所以帶著孩子走出去,帶著孩子聽更多的表演,看不同的表演,絕對是增進一家子培
養感情且給孩子更大的音樂視野的好方法喔。
2.要能夠讓他自己也能夠欣賞自己現在的表現
比方說:我常常在辦小小音樂家的學生表演活動,目的就是讓孩子感覺,他自己真得
做得到。也希望讓孩子感覺學音樂是一個”環境”,我的好朋友也有表演。有人曾經
有所質疑三四個月哪有可能準備好?那我就會說:”什麼叫做準備好?我覺得孩子只
要盡最大的努力,我也相信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這就是準備好。”
中高年級的學生,我讓他們去檢定,比賽,為他們儘可能爭取表演,學生自己知道:
這就是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這就是他們增加信心的方式。
如果學生時間允許,家長也願意聽從我的帶領,我會讓他們儘可能的不要輕易放棄
繼續學習音樂的機會。我會鼓勵,有時候也會指責,因為我希望等他長大回想他的
人生,至少能夠有一樣的學習,是他覺得有堅持過的,他沒有輕言放棄的,這件事
情很重要,如果他的學習過程中,放棄的事情很多,他就會覺得:反正碰到困難,
先逃走再說。
我希望孩子的學習,可以從強迫到自主,先有強迫才有自主,
強迫是第一道門,強迫需要強大的耐心且要持續不間斷,
在強迫的同時,他的技巧也養成起來;
等到有一天他真正想做了,他才有能力飛得起來。
我相信不只是音樂,人生所有的學習,應該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