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文章-父母親成長的「童年經歷」,影響著對小孩學琴用什麼態度
#該說服想放棄的家長嗎?
很少音樂老師會深入談到家長的童年經歷其實才是真正影響小孩學習的關鍵,葉老師這邊就來細談。
\
葉老師這邊講種類型分析:

家長A小時候,曾經學鋼琴但因為學個兩三年而放棄,也沒有人教他怎麼堅持,並經歷過同學因為長期堅持而彈的超棒,嶄露頭角的是同學而不是家長A,所以他很氣他的媽媽,為什麼不在他鬧的時候拉住他請他堅持一下下,因此這位家長面對她的小孩,會下意識的堅持,無論自己小孩碰到再大的挫折跟瓶頸,進步多慢,她就是會想辦法撐過去,幫助她一定要長期學下去。

家長B小時候,曾經因為爸媽堅持要她彈琴,為了培養她態度的種子常常恩威並施,施以處罰,因此家長B在彈琴這件事情上有巨大的噩夢,家長B長大面對自己小孩的時候,無論鋼琴老師再怎麼說服小孩多有天份,彈得多棒,但小孩如果說不想學.不想彈,她就會直接讓她孩子暫停,誰的規勸都沒有用,因為她不想重塑自己童年的經歷即使她的小孩彈得再好,家長B覺得「幫她暫停鋼琴課」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跟疼愛。

家長C小時候家境不富裕,學業的補習費繳不出來,更遑論要彈琴了,家長C靠著自己的努力,不停地往上爬,現在成為這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師"字輩,她告訴自己,家長C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有經濟能力,我一定會讓我的孩子學琴。當她小孩滿四歲,就立刻衝來小小音樂家報名,因為她小時候的夢想是彈琴,她的女兒一定就是要學琴的!當她女兒堅持努力上高階舞台,她則在台下熱淚盈眶,一問女兒本尊上高階舞台的感覺是什麼?女兒沒有特別感覺,倒是她媽媽家長C,她說我終於翻轉我的童年,我終於成功了!她的成功不是因為女兒彈得多棒,而是「終於圓她小時候的夢」了。

家長D的爸媽小時候非常忙碌,家境不差,但爸媽將時間跟金錢拿去培養孩子的「學業」,從來沒接觸過任何才藝,跟同學比起來,功課不輸,但才藝類一概不會,她看了很羨慕,同學都可以拿出兩把刷子而我只能面對冰冷的補習班桌椅,因此她的小孩學了多種才藝,每樣都沾過醬油,學得好不好其次,反正,在家長D眼中,讓小孩上豐富的才藝課是為了翻轉我那無聊的童年,跟他談堅持會有點太早,因為他滿腦子想的是「只要不要像我小時候那麼無趣就好」。

家長E小時候在鄉下長大,小時候的生活就是跟朋友在三合院玩.騎腳踏車.遊蕩.放學回家玩到太陽下山,自然就是他的教室,玩樂才是童年該有的底色,高職畢業後開餐廳很努力,現在餐廳客人絡繹不絕,賺很多錢,也有能力培養她的孩子,但當老師跟這位家長E講:要好好讀書才有出息.要好好練琴堅持下去,這位家長E只覺得:老師講的真是一堆狗屁的論述啊!我這麼快意地長大,我還是能靠我的餐廳收入買房子開跑車生養小孩,你們講這些完全無法認同。

家長F從小的老師就是打罵教育,權威至上,採取連坐法處罰學生,因此導致他對於"老師"的印象就是「超機掰」「有夠懼怕」,當她女兒來到小小音樂家,老師手把手的帶著他女兒學琴,很認真地跟家長講解學習狀況,他忽然覺得童年被療育了!我小時候從來沒遇過這麼有耐心的老師,竟然我女兒遇到了!然後原本也沒打算學琴學多久,一學就學了8年了!不是因為當初多想學琴,而是"老師"溫暖了他,也讓他覺得女兒的命可以當初的我(家長F)好,這樣就值了。
\
「怎麼辦?小朋友明就彈的超好但不想學就是不想學,該說服她家長嗎?」台灣各地很多老師,會來問我。
照上面我分析來看,如果遇到家長B&家長E,你根本不用說服他,因為童年經驗問題,你再怎麼努力,應該都是無效的吧!
我經驗是很多時候很難說服,人人難逃自己的童年,家長的童年經驗造就了今天她怎麼對待自己的小孩,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
「找到家長童年經驗願意堅持讓孩子學琴」的這群家長,很多孩子在學琴路上也有很多問題,但他們家自動能克服,有那種家境窮還好努力的付學費學琴這種我也遇過,也有些人明明就也沒什麼問題,但因為童年經歷讓她們覺得不需要克服.暫停比較快,讓他們一碰到問題,先閃再說
總之,經營這麼多年看到各種類型家長,除了將日月精華持續奉獻給學生之外,我更感受到「找對家長其實比做對事情」更重要呢!
\

我堅持不假手AI,還是用葉老師的腦子在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