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702封信 --> 父母親成長的「童年經歷」,影響著對小孩學琴用什麼態度

 葉老師文章-父母親成長的「童年經歷」,影響著對小孩學琴用什麼態度

#該說服​想放棄的家長嗎?
  很少音樂老師會深入談到家長的童年經歷其實才是真正影響小孩學習的關鍵,葉老師這邊就來細談。
  「學音樂」這項才藝,除了小朋友天份.資質.努力,「怎麼努力?」.「用什麼方式努力?」「遇到瓶頸要不要堅持?」這些都跟他的「家長」的「童年經歷」有關。
  葉老師這邊講種類型分析:

1️⃣家長A-無論彈得多爛,鬧得多兇,我一定會幫助孩子堅持下去!
  家長A小時候,曾經學鋼琴但因為學個兩三年而放棄,也沒有人教他怎麼堅持,並經歷過同學因為長期堅持而彈的超棒,嶄露頭角的是同學而不是家長A,所以他很氣他的媽媽,為什麼不在他鬧的時候拉住他請他堅持一下下,因此這位家長面對她的小孩,會下意識的堅持,無論自己小孩碰到再大的挫折跟瓶頸,進步多慢,她就是會想辦法撐過去,幫助她一定要長期學下去。

2️⃣家長B-無論小孩彈多好,只要她說不學,我就會幫她暫停
  家長B小時候,曾經因為爸媽堅持要她彈琴,為了培養她態度的種子常常恩威並施,施以處罰,因此家長B在彈琴這件事情上有巨大的噩夢,家長B長大面對自己小孩的時候,無論鋼琴老師再怎麼說服小孩多有天份,彈得多棒,但小孩如果說不想學.不想彈,她就會直接讓她孩子暫停,誰的規勸都沒有用,因為她不想重塑自己童年的經歷即使她的小孩彈得再好,家長B覺得「幫她暫停鋼琴課」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跟疼愛。

3️⃣家長C-讓孩子學音樂翻轉我的童年
  家長C小時候家境不富裕,學業的補習費繳不出來,更遑論要彈琴了,家長C靠著自己的努力,不停地往上爬,現在成為這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師"字輩,她告訴自己,家長C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有經濟能力,我一定會讓我的孩子學琴。當她小孩滿四歲,就立刻衝來小小音樂家報名,因為她小時候的夢想是彈琴,她的女兒一定就是要學琴的!當她女兒堅持努力上高階舞台,她則在台下熱淚盈眶,一問女兒本尊上高階舞台的感覺是什麼?女兒沒有特別感覺,倒是她媽媽家長C,她說我終於翻轉我的童年,我終於成功了!她的成功不是因為女兒彈得多棒,而是「終於圓她小時候的夢」了。

4️⃣家長D-我小時候見識淺薄,所以我女兒什麼都要嘗試看看
  家長D的爸媽小時候非常忙碌,家境不差,但爸媽將時間跟金錢拿去培養孩子的「學業」,從來沒接觸過任何才藝,跟同學比起來,功課不輸,但才藝類一概不會,她看了很羨慕,同學都可以拿出兩把刷子而我只能面對冰冷的補習班桌椅,因此她的小孩學了多種才藝,每樣都沾過醬油,學得好不好其次,反正,在家長D眼中,讓小孩上豐富的才藝課是為了翻轉我那無聊的童年,跟他談堅持會有點太早,因為他滿腦子想的是「只要不要像我小時候那麼無趣就好」。

5️⃣家長E-你們老師這些理論真是他媽的超狗屁
  家長E小時候在鄉下長大,小時候的生活就是跟朋友在三合院玩.騎腳踏車.遊蕩.放學回家玩到太陽下山,自然就是他的教室,玩樂才是童年該有的底色,高職畢業後開餐廳很努力,現在餐廳客人絡繹不絕,賺很多錢,也有能力培養她的孩子,但當老師跟這位家長E講:要好好讀書才有出息.要好好練琴堅持下去,這位家長E只覺得:老師講的真是一堆狗屁的論述啊!我這麼快意地長大,我還是能靠我的餐廳收入買房子開跑車生養小孩,你們講這些完全無法認同。

6️⃣家長F-手把手超用心的老師感動到我
  家長F從小的老師就是打罵教育,權威至上,採取連坐法處罰學生,因此導致他對於"老師"的印象就是「超機掰」「有夠懼怕」,當她女兒來到小小音樂家,老師手把手的帶著他女兒學琴,很認真地跟家長講解學習狀況,他忽然覺得童年被療育了!我小時候從來沒遇過這麼有耐心的老師,竟然我女兒遇到了!然後原本也沒打算學琴學多久,一學就學了8年了!不是因為當初多想學琴,而是"老師"溫暖了他,也讓他覺得女兒的命可以當初的我(家長F)好,這樣就值了。
  「怎麼辦?小朋友明就彈的超好但不想學就是不想學,該說服她家長嗎?」台灣各地很多老師,會來問我。
  照上面我分析來看,如果遇到家長B&家長E,你根本不用說服他,因為童年經驗問題,你再怎麼努力,應該都是無效的吧!
  我經驗是很多時候很難說服,人人難逃自己的童年,家長的童年經驗造就了今天她怎麼對待自己的小孩,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
「找到家長童年經驗願意堅持讓孩子學琴」的這群家長,很多孩子在學琴路上也有很多問題,但他們家自動能克服,有那種家境窮還好努力的付學費學琴這種我也遇過,也有些人明明就也沒什麼問題,但因為童年經歷讓她們覺得不需要克服.暫停比較快,讓他們一碰到問題,先閃再說
  總之,經營這麼多年看到各種類型家長,除了將日月精華持續奉獻給學生之外,我更感受到「找對家長其實比做對事情」更重要呢!
\
👩‍🏫補充說明:長期寫文章的葉老師,至今寫了一千多篇,現在AI都會寫文章,我有玩過AI,但寫出來很樣板我不愛,
我堅持不假手AI,還是用葉老師的腦子在寫喔!

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701封信 --> 不能太短.不能太方便 的行銷方式

 葉老師文章- 不能太短.不能太方便 的行銷方式

「短」的相反是「長」,在行銷這個議題現今經歷這個以短為當道的時代備受考驗,我仔細思量後,還是決定以「長」(清楚交代),為長期的行銷模式。
  小小音樂家一直以來的行銷方式有三個
1.「長」時間好口碑(學生學得好.在外表現出色)
2.有觀點.有想法的「長」文章
3.學生音樂會的影音
  即使已經開業這麼多年,我們都必須持續行銷,沒有一間企業能因為"老字號"而能永保安康。昨天我吃了一間麵店,已經開業四十年,傳到第二代,還是很努力行銷招呼客人,這世界上沒有一間企業可以說自己不缺客人而擺出個臭跩樣。
  過去那個年代,我們不須被新型的行銷方式考驗,根本不需要特別"堅持自己的方式",而是本來就自然而然的這麼做了
  現在有很多新型的教室.工作室,透過短影音.短片來行銷,還有很快速就可以聯繫到店家的官方line,這些我都沒有。
  有年輕老師建議我一定要做這些,但我經過我自己的審慎評估,以我們這種已經開業10年以上,教室裡已有現有累積的很多學生量,平常將本來學生帶向更好方向的工作就已經有很大的loading,因此真的不必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做這些短影音,應該是要致力於穩固好現有的學生,讓他們更進步.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然後要把音樂會做得更好.更多可能性。
  還有,你做出什麼內容,就會吸引到什麼人來教室,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很在意自己吸引到那些家長,家長的素質更甚過我收超量的學生!
  因此,已經開業15年以上的小小音樂家,已經不需要吸引"很多人"來湊熱鬧,因為已經很熱鬧了。我倒是希望收到的"新"家長是有拜讀過我寫過的文章,充分研究過小小音樂家的教育理念跟教育模式,沒有想要吸引到只是"一時好玩"找個課來打發時間的家長。
  我有做很多影音,但都不是"短"影音,我有小小音樂家的line,但也不是隨便留言隨便丟我訊息就接收到的"官方line",都是要先留言給我,然後我確認OK,才能加入我的line(我還有鎖)。
  我們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有製作「長」影音,因為我希望來學音樂的家長,是要有獨到的耐心,所以「長」影音才能娓娓道來教學方針,我有寫文章,但是是「長」文章,因為我們要吸引,有「長」時間培養孩子的家長,因為,真的想好好學音樂的家長,「是會沉得住氣」先看到底這間教室葫蘆裡賣的膏藥,才會決定帶寶貝前往。
  音樂教育,我們是教育下一代,不是搞文創.跟風潮.瘋流行.塑造網紅,所以「不能短」.「太方便」.「太快速」。
  不管別人怎麼定義音樂教育跟行銷,至少葉盈老師我的定位就是這樣。
  教育行業一定要抱著培養一個"長期把音樂學習好的"這個初衷去影響家長.教育學生,必定得清楚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要在哪一條賽道上行走」,穩紮穩打的前行,絕對不能短促行事。
  每間教室經營者,到了一個時間點,一定要認真思考過自己的行銷模式,要結合自己現有的時間.擁有的籌碼.客群來評估,
「不盲從不跟風」,重點是選定後要持續下去~
  葉老師我自己是認真思考後的決定,不是因為"跟不上時代"才不去執行。
  繼續,小小音樂家的「長」理念,下一個十年!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700封信 --> 為什麼要上"鐘琴班"?直接上"團體鍵盤班"不行嗎?


葉老師文章- 為什麼要上"鐘琴班"?直接上"團體鍵盤班"不行嗎?


  鐘琴班是葉盈老師大推推推的課種,我自己小孩也上好上滿三期(九個月),適合三歲半~剛滿四歲.還沒滿五歲的孩子。

  千萬不要急著要"彈琴",因為對某些孩子來說很容易有很大的挫折感,三歲半~四歲的寶貝,先有鐘琴半年基礎,會先有以下能力:

1.精細肌肉大量練習
2.手腕有力氣.能站好練習
3.力道控制練習
4.音感
5.節奏感
6.對於整首曲子有概念
7.已經有練習習慣了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699封信 --> 小小音樂家裡面有很多「懂得跟幼小孩講話」的師資

 葉老師文章- 小小音樂家裡面有很多「懂得跟幼小孩講話」的師資

  踏入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清一色」都是一群又萌又可愛的小小孩👧👨‍🦱,年齡層最大宗是「小班.中班.大班.小一」。
  這四個年齡層,是學音樂最最最黃金的時期,原因是:
沒有課業壓力很悠哉.
聽力感受力像海綿.
節奏感跟音感黃金時期。
  但是要能夠「承接」&「使這群小小孩能繼續長期學習」,除了豐富的課程,葉老師這邊強調的是:
「懂得跟幼小孩講話的師資」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什麼是「懂得跟幼小孩講話的師資」?
1️⃣幼小孩聽得懂
2️⃣能夠吸幼小孩的眼球
3️⃣幼小孩聽得懂後能夠演奏得出來
4️⃣幼小孩甚至能模仿老師語言回家講給家長聽
  我們教室大約有「10個」這樣的師資,對於幼兒的講話語言熟稔,小孩跟他們上課不會說:歐~好無聊(因為老師用對大小孩講話的語調聽不懂當然無聊)
  為什麼我們教室有這麼多能跟幼幼小孩講話的師資呢?
  因為我們有一連串完整的師資培訓系統,近幾年老師都還要將教案寫出來後還要演練給我看,如果這句話不是幼兒能聽懂的語言,我就請他重講一次給我聽,葉老師還示範清楚的語法給老師~
  除了語法還有手勢,對幼兒講話甚至要有些body language,總之,在「幼兒能夠聽懂的語言」我們下很多功夫,也才能夠承接這麼多萌翻的「幼兒.中班.大班.小一」的學生。
  當然我們高階的課程也非常專業,因為這群「幼兒.中班.大班.小一」會長大,演奏技術也會提升,所以我們國高中生也是一大票喔!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698封信 --> 被自己累到的一年#聊一聊心裡話

 葉老師文章- 被自己累到的一年

  2024年,我被自己累到!
  去年草地音樂會.四手聯彈音樂會、十五周年大日子、還有演講、師資培訓、各種累....,最明顯的症狀是:健忘.腦霧,現在除了在小小音樂家工作外,其餘時間大多在家(睡覺休息看書喝手搖聽音樂寫日記處理自己生的小孩)
  2025年意識到要更精簡過生活,自己要更「集中精神」在該做的事情上面,絕對不能只是work hard奮力的工作
𝕨𝕠𝕣𝕜 𝕤𝕞𝕒𝕣𝕥
𝕨𝕠𝕣𝕜 𝕤𝕞𝕒𝕣𝕥
𝕨𝕠𝕣𝕜 𝕤𝕞𝕒𝕣𝕥
(講三次) work smart就是我2025的既定目標,年度整個行事曆.要開的音樂會.招生都已經排妥妥當當,我們教室老師都摩拳擦掌的計畫囉。
  我2024累到的這一年發現,每答應一個活動,就宣告它伴隨來的,一百個問題.一百件事情.以及連動到的一百個人(場地方.老師.學生.家長),沒意識到這樣其實是折磨自己的腦袋,今年初終於徹底的覺悟(終於覺悟)。我今年決定不要像2024年一樣讓自己太燒腦耗神,「養腦」是2025年最重中之重的大事情,養腦就是不要太-燒-腦,該推辭的.不想辦的.不夠好玩沒太大意義,我都會斟酌舉辦。
  養腦實際狀態在三個大重點
1.推辭跟不承接(能力以外)的事情
2.不配合或者理念不合學生家長不收或者辭退
3.招生頻率會降低
  今年除了初中高階音樂會,會集中一個非常大的能量在‖12月的親子聯彈 ‖,一整個企劃已經在我腦子裡set好,我一定會紅紅火火把這個音樂會弄得精精采采,想要親子同框的,不容錯過,下次不見得是兩年後,有可能是N年後啊!
  已經很多人敲碗我草地音樂會,今年不確定有沒有,但後會一定有期,確切時間也有可能N年後也有可能是我靈感大噴發的某個當下,請大家等待我嘿!這是一個隨我開心辦的音樂會,有靈感有熱情有體力就來玩,沒空 就休息,沒空 我就不會找自己麻煩嘿。
  所以阿,除了既定初中高階音樂會,各位家長小朋友們,其他的音樂會如果葉老師有辦,趁我還有熱情舉辦就一定要來參加
因為下一次真的不知道啥時?我是那種「當我不想做,誰求我都不會有用的人」(骨子裡非常/極度的任性),所以不能期望會有「下一次」。
  還有熟知我的人就知道,我開小小音樂家創業就是為了"自由的生命",我收的家長、合作的對象,如果讓我覺得<很煩很痛苦溝通成本太高又情不答理>,我是會請他們離開的 (更明確來說是我自己舉手投降),家長選擇的是才藝課程又不是國民義務教育,我們雙方基礎點都要在一個(能配合、不要勉強)的狀況下 ,[我賺到錢、我付出專業、小孩把音樂學得好、家長看得到成果跟認同我們的精神] 這四要素下,阿如果太勉強,倒不如終止這項合作關係。
  喔對,還有招生計畫也是,我有開新班就要把握時間來
因為招生很耗腦,所以頻率我會放慢,這次三月完 下一次就會是六月多了唷。孩子童年很快就過了,黃金時期錯過也一去不復返,接觸音樂啟蒙最黃金就是(兩歲~六歲)之間!
  我本人是不怕麻煩.也是那種如果能幫助大家更好多一事沒關係的人,但為了事業跟自己長期的健康,還是要意識到-一定要精簡跟取捨。
  好啦!2025年大事情就是養好腦.養好生.持續讓小小音樂家們琴藝突飛猛進唷!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小小音樂家學生參加榮富國小校園小藝人的孩子們,都可以接受校方的頒獎唷!



 ▍▍小小音樂家學生參加榮富國小校園小藝人的孩子們,都可以接受校方的頒獎唷!▍▍

在小小音樂家學音樂的好處就是-有表演的能力。
(我必須說,不是學音樂就=有表演能力,那是因為小小音樂家非常認真幫孩子訓練)
🫶有表演的能力對孩子有極多益處-
1.在學校獲得同儕羨慕的眼光
2.老師跟同學知道寶貝會彈琴
3.自信心累積
4.即使功課運動表現普通,有音樂才華還是不至於被埋沒(這是家長們跟我說的)
謝謝榮富國小的用心🙌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這次有32位表演者大約佔總體表演數的三分之一
👩‍🏫本張照片是參加校園小藝人的學生留影-葉老師擷取自 榮富國小粉絲網官方網站下載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697封信 --> 新學期安排新課程,讓學琴模式進入「好的循環」


 

葉老師文章- 新學期安排新課程,讓學琴模式進入「好的循環」
  今天是中小學開學日,昨天葉老師就在群組提醒家長們:
  很多家長跟我分享一個道理,我半認同.一半不認同:
他們說:「小朋友一定要"多方"接觸各項才藝,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
也因為家長這樣的觀念,才導致因焦慮而無所不用其極幫孩子安排諸多新的才藝課.學校社團,除了打發時間,也讓孩子去挖掘興趣。
  我倒是有個想法,小小反駁這個論述:「孩子要找出生命最終的興趣,雖然一定程度的接觸量有所必要,但並不能只是多方接觸,還要有為該項才藝付出時間跟努力.找到問題並持之以恆,這樣才能進入好的循環!有好的循環才會有興趣」
  好的循環是:找到好的學習環境.適合的老師-搭配在家有練習-老師稱讚-小朋友自己感受彈得越來越好-繼續持之以恆-音樂會表現很棒-繼續練習-克服困難-成為終生興趣。
  因此,我請家長安排社團.新的才藝課程,新的補習項目前一定不可本末倒置把練琴時間忽略,#貪多必定嚼不爛
  祝福所有的大家:開學愉快!琴藝持續穩定進步。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葉老師育兒文章:「媽媽安親班系列」-小一上學期 之 和媽(女兒)恣意亂晃的日子

 葉老師育兒文章:

「媽媽安親班系列」-小一上學期 之 和媽(女兒)恣意亂晃的日子
  身為繁忙的創業少女葉盈老師,自從接獲(自願自虐)安親班主理人的任務,就告訴自己:「歡喜做.甘願受」。在決定不讓我家女子韵韵上課後班.安親班,每天韵下課就將孩子開心地拎回家,很多愛我的媽媽們都紛紛警告我:「妳"必定"會抓狂!」
  經過我一學期的親身經歷得出的真實感言為:我是
‖「認真的抓狂」也「認真地上癮」當媽媽安親班主理人的日子。‖
  這學期我學著幫孩子排行程 也 學著將自己的工作跟孩子的作息互相搭配。小一比幼兒園有更多時間可以跟孩子相處(但反之,也有更多時間被孩子轟炸的時間😭)。
  我一個月大概會排1~2次(有時候是三次)「放學後直接出遊(離開新莊)的日子」,我大部分是排週三午後.或者是週五午後,愛上這種平日12點帶孩子出遊的感受,人煙稀少.街道愜意.去哪吃東西都有位置。
這學期我們去了:
1️⃣台北市立美術館-空間的一堂課
2️⃣手做創意聖誕樹
3️⃣登高101到101樓
4️⃣去聽日本動物樂園音樂會平日下午場
5️⃣新北耶誕城
6️⃣草間彌生展覽
7️⃣回母校中平幼兒園跟老師聊天
⬇行程大概是:
從榮富將寶貝接回-回音樂教室放書包上廁所-直接跑去搭公車或者搭捷運-下公車看想吃什麼就吃-然後到我們預計要去的地方
  平日下午去&假日帶孩子去,是截然不同的心情,😍有一種「眾人皆在寫功課我們獨玩的快感」,體會好幾次「獨包場的快意」。
  其中,我超喜歡的展覽就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空間的一堂課,裡面的活動豐富有趣.孩子都可以動手做.展覽概念引發我跟韵的好奇心跟求知慾,重點是票價便宜到令我嚇到,一個人才50,就算他收500我也覺得很值,展覽到2月大家有空可以去!
  然後手做聖誕樹也非常療癒,可以自己選自己要的媒材,這裡的媒材都很鮮豔浮誇又可愛,我跟女兒都很享受創作的過程。
  去101也是很神奇的經驗,那是開啟韵國際觀的一個絕佳聖地,各國各色各語言的人種映入眼簾,不用出國就有國際視野。
  有人問孩子功課什麼時候寫?心臟極為大顆的媽跟韵,沒有太擔心功課完成的問題,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我回家都晚上六點了,要洗澡吃飯,大概八點開始寫功課.練琴😂,然後葉老師自己的工作,就避開帶孩子出遊時間,前後完成(時間管理大師)
我有告訴韵&也告訴自己:
👩‍🏫「有本錢玩,就要有本事把該做的事情好好完成」。
👩‍🏫「有本錢玩,就要有本事走路.坐大眾捷運公車(常常要站著),因此體力腳力平常都要有一定水平,所以平常我跟孩子都有運動」。
👩‍🏫「有本錢玩,就不能在後面寫功課的時候給我擺出想睡覺或者不認真寫的樣態」。
  這是我的座右銘,勉勵自己跟韵。
  韵小一上學期,拜韵所賜,我時間管理技巧更加level up,母職.遊玩魂.孩子的課業(各項學習成效).我的工作績效.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的整體執行,「都是同時並進」,該如何恰如其分地將時間圓餅切出一個理想藍圖,是我在學習,用心體會,也是我常在捷運上跟孩子討論的,對我而言,成績固然重要更重要的仍是在沒有標準化模板(安親)的規範下,我們要如何將時間安排妥妥當當?
  小一下學期,我還有好多地方想要帶孩子探索,一樣是利用放學後直接衝的概念,❤️期許韵: study hard!play hard!🩷期許媽媽我:plan hard!work hard!play harder!!!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 小小音樂家2024年音樂會影片 ‖ #各階段影片

 ‖ 小小音樂家2024年音樂會影片 ‖ #各階段影片


𝐥𝐢𝐭𝐭𝐥𝐞𝐦𝐮𝐬𝐢𝐜𝐢𝐚𝐧 𝐜𝐨𝐧𝐜𝐞𝐫𝐭 𝐯𝐢𝐝𝐞𝐨

📕觀看重點:
1.學生皆是"學興趣"為出發點.利用課餘時間每周一次來上課
(並非音樂科班.或者走專業音樂學制)
2.全背譜音樂會(四手聯彈音樂會除外)
3.無隱惡揚善,沒有修掉學生彈不好的地方
4.全部表演學生都放,並非只放厲害跟優秀的學生
5.小小音樂家辦學生音樂會目前第十六年,超過300T場
6.2025年一樣會繼續辦學生音樂會唷!
7.親子聯彈2025年底登場

---------

✔️初階六場:

1208 第1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qMnlK2wYgR82XeeoY-HvkB

1208 第2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rdRTQUnd5nZ2I67GoaxA8a

1208 第3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r0mWkGk3CsvsYEfrpYXVFz

1208 第4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pGnOtbAf8CIz7CH0xAJ344

1208 第5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pZuzp4J2ktRj9kvm0wX7TC

1208 第6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rX6fPKdM6HH30C17r9AXD_  

--------

✔️中階三場:

1215第1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olW0n_h-5BQtbJJcfn1rky

1215第2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obTyBAGVbsByKp7uAXONeX

1215第3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q45pvOcrCvIrmQxmP_CJ47 

------

✔️高階: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os0E2grWW4p1BUB_7r2c-K 

------

✔️四手聯彈音樂會: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tPYzEs0SLqdjsMigXkulLpFGxa7r0Gu

#2025年我們會繼續加油的唷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葉老師推薦地方-嘉義花磚博物館

 葉老師推薦地方-嘉義花磚博物館

  跨年,直奔南台灣三天兩夜,其中有一天落腳於嘉義,看了嘉義旅遊介紹本(嘉義做得非常好),我對老屋子.老物件都很欣賞也著迷,果然人會跟自己欣賞的事物互相吸引,就有看到嘉義有一個 #花磚博物館,一進去要拖鞋,那個木地板有神奇的魔力非常舒適,是一個風華絕代.古色古香.氣質芬芳的地方。
  裡面定時會有導聆,建議可以留時間仔細聆聽,其中我聽到一個最感人的片段是:這些花磚都是--老房子拆掉後搶救回來的。
  聽了這些保留花磚.搶救花磚的故事,都會進入幾十年前時光的膠卷,很適合搭配黑膠唱片盤放出來的老音樂。其中我很喜歡的是2024年他們製作的年曆,把花磚都跟一個成語或者詞語連接,它們把365日的年曆都展示出來,那種有文學美+花磚美同時展現,是我其中最喜歡的一面牆!
  我一直喜歡那種有
1.有品味的歷史感.
2."老"舊卻有"新"意
3.古典雋永卻又兼顧行銷眼光的地方
花磚博物館滿足以上三點,即使只是小小的空間,我花了快兩小時待在那裏,覺得深受啟發。
  有感於任何行業、任何微小事物,都需要這些有理想有那麼傲骨的人士,對於「花磚」如此著迷跟有使命感,甚至自掏腰包保留跟搬運,若沒有他們,我們今天不會看到這麼多雋永品味的花磚。
  除了喜歡花磚博物館,也喜歡嘉義這個城市。它沒有台南那種「把老屋老事務 標新立異的有點浮濫跟商業化」(雖然還是很愛台南),嘉義這個城市還保有一種閒適恬淡,下次還要再訪嘉義!也推薦喜歡古典美的家庭,去一趟花磚博物館感受花磚的老與美!
  也歡迎嘉義在地人,或者也跟我一樣喜歡嘉義的同好推薦好吃好去的地方給我!
🌺這裡---台灣花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