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葉老師旅行文章- 我這次魚池鄉の吃住行

 葉老師旅行文章- 我這次魚池鄉の吃住行

❮𝕋𝕒𝕚𝕨𝕒𝕟 𝕪𝕦𝕔𝕙𝕚𝕙❯
  我滿常將小型旅行(三天兩夜),擺在辦完音樂會後,因為我辦音樂會那個月,神經系統都不算是在一個健康範圍,肌肉緊繃又難以放鬆,因此刻意的將「神經系統恢復到正常狀態」是一個我必做的儀式以維持長期的身心健康,這次就是來到韵指定的「南投」,那我就鎖定了-魚池鄉。
  由於我本身對旅行的定義,其中一項就是神經系統的恢復,因此對於一個接著一個的行程追趕,並無那個企圖跟體力~,我對吃住很在意,因此:
1️⃣有沒有住到我喜歡的旅宿?
2️⃣有沒有吃到我愛吃的下午茶或者餐廳?
3️⃣有沒有心儀的一~兩個行程?
算是我這趟旅程有沒有心滿意足的指標。
  這次來到魚池鄉,好吃.好玩.好住,這三點,我通通都有滿足到。
\
🏚住的話,跟我熟識的臉友都知道,我首選都是「私宅」(一次接待一組客人的旅宿),然後都是跟民宅在一塊兒
  這次我在魚池住的是-#可以住
這間我很喜歡,原因有三個:
1.主人小李親自做早餐給我們吃
  我住私宅好多次,已經好久沒有碰到會來做早餐的主人了,這次吃到覺得好感動,早餐也很好吃,都是使用當地食材,特別口味的餡餅.當地的鹹油條.以茶入湯的蔬菜湯.自己泡自己打奶泡的優秀鮮奶茶
2.喝了主人親自挑選的茶業
  他有拿到品茶執照,選用的茶非常好喝(雖然我是對茶不太懂),只能用外行人的外行話來說,就是特別回甘然後特別香,然後比台北好喝~
3.空間氣氛木質調很舒服有很多好書
  對於神經系統需要回復的我本人來說,木質調自帶這種魔力,然後好書是可以讓我進入另外一個時空。(長期只住飯店的人類,一開始住私宅一定不習慣,私宅的特色是貼近主人本身的品味跟心理狀態,且空氣之間並不是飯店那種氣氛~而是充滿人味,如果當地是潮濕的即使有開除濕機還是會有潮濕味,因此請大家斟酌,不見得都適合~)
🥂吃的話,我也很幸運
  這次民宿主人介紹
這裡是網美店,也因為是網美店,我常常就會懷疑是不是只有名氣響亮而東西普通,但這間蠻荒咖啡就是,主餐好吃.飲料非常好喝.甜點優秀.氣氛佳(平日人數剛好不用排隊),四樣都直接通過我心中的check!其中我推栗子蒙布朗瀑布,優秀中的優。
🏞行程不貪心,來到日月潭
  日月潭我們這次初坐纜車.騎電動車環湖一圈,真推薦騎腳踏車或電動車環湖,一覽美景之外,還可以運動,想停下來就停下來.空氣清幽~有在冥想的人類,也可以找個喜歡的觀湖台,停下來!日月潭的美景跟遼闊自動讓緊繃肌肉放鬆下來。
台灣-魚池
吃的.住的.一兩樣行程
都完美詮釋
很難不愛上這裡~
所以魚池鄉,列為台灣「我愛的地方」清單+1






葉老師旅行文章- 「茶」の旅行

 葉老師旅行文章- 「茶」の旅行

𝓽𝓮𝓪&𝓭𝓮𝓼𝓼𝓮𝓻𝓽
  音樂會後的神經系統恢復之旅,我這次選擇的是南投的「魚池鄉」,然後我很喜歡這兒,是因為這裡的「茶」讓我吃喝的好愉快.味蕾很滿足,我們家的旅行必定被隨著=味蕾滿足跟提升的旅行。
  好愛這邊的各種紅茶,阿薩姆紅茶.紅玉紅茶.紅寶石紅茶
以下是我這次的跟茶有關的味蕾滿足
✔️以茶入湯的蔬菜湯
✔️茶冰淇淋
✔️茶餅乾
✔️茶瓦片
✔️日月潭鮮奶茶
✔️栗子蒙布朗瀑布
✔️茶豆干
  我本來就很愛喝茶,但,我沒想到實際來到魚池鄉,以-茶自慢,我開始嫌台北的鮮奶茶真不夠味,其實是這邊的鮮奶茶太太太太太優秀了!
  韵也說,哇!這裡的茶真好喝啊!(小孩能喝茶嗎?)
  本次的旅行,以"茶"恢復神經系統的平靜,大滿足!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668封信 --> 初階表演六場完美結束-傳承與教育

 ▍初階表演六場完美結束-傳承與教育 ▍

  這次初階表演六場完美結束,我&老師&學生&家長 都在這次表演中,再次增加一次「經驗點數」。
  通常,我辦完初階音樂會,都會昏兩天才回血,今天才慢慢醒來,可以跟大家分享~
  滿多我的同業朋友.我親愛家人都會以"微心疼"來跟我說:
「你這樣辦音樂會的方法真的太辛苦太累了!」
  針對這句話,我非常同意,因為那個累,並不是只有音樂會當日大家看到我從太陽升起到太陽落下的主持工作,還有音樂會前一個半月的準備工作.各方溝通(包含我跟學生/我跟家長/我跟老師)的溝通,還有音樂會辦完,各種善後工作.......身為一個做事的人,我身心感受的是:負重前行。
  雖然這一切負重前行呈現的是表面上身體的辛勞,但對於心靈跟整體方向上,反倒是正向的獲得,因為正在做的確定是正確的道路,因此,我寧願是做一個「身體很累,但方向非常正確.後續效應優良,所以持續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明明知道辦音樂會對大家都好,但因為怕辛苦,所以不去做,而導致行動與內在無法合而為一」
  我一直致力成為「自己想的.說的.和做的相差不太大的人」
身體做的跟內在想的是越靠攏越好。
  辦學生的音樂會,已經來到第十五年,已經破300場次,我這次感觸很深的是-#傳承的力量
  傳承是什麼?-就是把自己的價值.所會的東西.內在的思路,傳承給下一代的老師,讓他們能在技術上獨當一面教育自己的學生&跟家長溝通,在心態方面長出力量。
  我這次看到團體班的老師:花花老師.吳老師.小榆老師.婷婷老師.莉莉老師,老師們準備的表演,相較於過去的準備.更臻成熟穩健.順暢豐富,更高的完整度。比我當初教導他們的更加精采好幾倍,我也在節目過程中掉好幾次眼淚,不僅是徒兒的認真演出讓我感動,更多的是教室的老師的獨當一面。
  一個成熟節目產生的背後,有老師個人的努力.過去學經歷的累積,還有後天我與他們之間職場的教育跟思維的建構,身為一個主任(領導者),我的徒弟不僅是教室的學生,老師也是我的徒兒,我與老師之間,就像是職場上的生命共同體,看到他們呈現出來的節目,感動之餘我告訴自己: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因此「傳承跟教育」的兩件事情是教育行業的重中之重,無法懈怠.需持續前行.願這條艱辛之路,未來我能持續長出更多力量,負重前行。
  謝謝這次初階表演之一百多位家長的努力,我非常了解練琴的路上,受最多苦的是家長,我看到妳們的努力~這半年大家要繼續做日復一日砍柴挑水的基本功也就是看似無聊的練琴工作,將為孩子的童年打造出不同的力量,下一次我們聖誕表演見!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葉老師育兒文章-當媽後「真正懂了」的幾件事情

 葉老師育兒文章-當媽後「真正懂了」的幾件事情

ⓗⓐⓟⓟⓨ ⓜⓞⓣⓗⓔⓡ'ⓢ Ⓓⓐⓨ!
  我以前在還沒成為媽之前,我聽到:「唉唷!等你以後當媽你就知道了啦!」我都很嗤之以鼻,是瞧不起我們這些還沒當媽的人嗎?
  但,真的當媽之後,我才大徹大悟,ㄟ~好像真的好多事情是:「#只有當媽後才會真的懂!」
👇以下是我的不負責任體悟跟觀察:
1️⃣陪練跟教琴:  即使是已經教過好幾百位學生,學生對我都服服貼貼,非常認份聽"葉盈老師"的指令,但當我換成"葉盈媽媽"後,奇怪?盯練琴效率遠比教學生低好多.好累!
  然後我便在當媽後恍然大悟:原來~教學生跟帶自家孩子練琴真的完全不同風景啊!我懂家長曾經對我抱怨他們的小孩已不是抱怨而是求救SOS信號啊!
  當媽後深知「學生」&「小孩」是人生兩種不同的存在,要放在腦子兩個不同資料夾去處理,不要互相影響!
2️⃣還沒當媽前看到在路邊換尿布的親子,我以前只會嗤之以鼻:「太髒了吧!不會去廁所換嗎?」
  直到,生了小孩後,有天韵突然在某公園大號,沒有廁所!沒有廁所!車也停好遠!媽媽我真的也只能在路邊換尿布了!所以當媽後,減多對別人嗤之以鼻的情緒反倒是換來更多同理心
3️⃣過去未當媽之前我對於「在餐廳餵養3C的父母親」有諸多的抱怨跟不解!難道不能夠念故書或者畫畫玩玩具取代嗎?有一定要餵養手機遊戲嗎?
  直到,有一天我辦了一整場的音樂會,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不間斷的講話,我終於可以吃晚餐了,我就把我的手機給了韵韵,我說你先看手機,讓媽安靜一下!讓媽吃頓飯好嗎?
  我才知道,原來暫時性的「餵手機」這簡單又粗暴的育兒方式,在某些時候卻是讓母親從崩潰邊緣漸漸冷靜下來的一種好方法啊!(小孩在3C的時候是全然專注的)
  因此,我現在看到父母親在吃飯中餵手機,不會只是搖頭指責,我會想的是:也許這個父母已經用盡心思幫孩子排一整天的活動,吃飯的時候,父母真的需要休息跟喘口氣,因為也許等等還要開車,回家還要做一拖拉庫的家務啊!
  曾經發下宏願不3C育兒的我,卻也偶爾在需要的時候,放自己一馬!當媽後,看到某些過去無法苟同的現象,現在都變得不忍指責。
4️⃣還沒當媽前,看到「愛面子」的父母讓我倒盡胃口
  當媽後,我發現我們育兒的路上「真的是不可能完全不在乎面子」,說完全不在乎面子的父母,可說是有那麼些矯情,所以,現在對於那些愛面子的父母不在那麼的怨懟。反倒是.更清楚的覺察自己,即使自己面子虛榮作祟,也要有覺知,不讓他作威作福徹底影響你們的親子關係。
5️⃣在還沒當媽前,我們對父母親總是有無限的妄念,父母在教養上的「一個犯錯」就放大無限倍,完全忽略平常父母的殷殷照料
  而對自己的小孩,自己做的「一個付出」就希望孩子你給我牢牢地給我記好!人都覺得被愛.被照顧.被疼惜 都是理當的.都覺得理直氣壯,人都覺得愛人.對別人付出都要被別人好好記得不能忘記。
  當媽後,讓我洞悉人性的弱點。
6️⃣在當媽前,療癒自己童年的傷,覺得既漫長又痛苦,即使不想抱怨,但好像也無力解決
  當媽後,看見生命是如何起源.在何處茁壯.在哪裡被造就,看見父與母之於一個孩子有多麼重要。竟然油然而生一種無所畏懼的氣勢,我們在生養自己孩子的同時,同時是最好的機會「翻轉自己的童年」,我們有機會做一個「想的更周到」的父母。
7️⃣當媽後,對於下一代的環境(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生態)會更有感覺,我更有意識:要給他們怎麼樣的未來,真的是靠我們這群青壯年的眼界跟努力。
8️⃣當媽後,我才知道,源自於父母的「愛」,光是憑藉那與生俱來的那些並不夠,只靠吃老本不繼續存入就會消磨殆盡,母愛是要靠後天有方法的修行.終身的學習才能讓這個源自於母胎的愛,繼續生生不息的傳給下一代。
  今天我告訴韵韵,謝謝你來當我女兒,讓我有機會過這個節日,有女兒讓我變成一個更加"完整"的人。(包含對世界的理解.對於女性價值的認定.對人的同理跟閱歷.視角上的多角觀看)
  我感恩生命中的一切,不管是當媽.當女兒.當我自己,在這三個角色中,不光只是用蠻力努力扮演,而要更多反思跟學習,且一定要加上同理心跟換位思考,才能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生命價值!
🤱祝福每位媽媽:母親節快樂!綻放幸福的光芒~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667封信 --> 媽媽們要致力於結交「同溫層」的媽媽朋友

 葉老師文章- 媽媽們要致力於結交「同溫層」的媽媽朋友

  在音樂教育範疇,我幾乎沒看到針對「學音樂小孩的家長的"心理狀態"」的文字,幾乎看到的都是指責跟期望父母親 要在孩子練琴上要多付出心力
✅家長要盯孩子練琴
✅家長要用更多時間陪孩子練琴
✅家長要帶著孩子一起做時間管理
但我們更需要的是安慰跟同理,不是嗎?
  雖然以上的期望是沒有錯的,但我因為去年開始帶自家女兒練琴後,深感現代父母真的有非常多難處,以下是我想逐條列出的:
1️⃣父母自己就快累到併軌(台語):
  因為工作忙碌.夫妻分工.生活型態改變的關係,有時候不是孩子沒時間練琴,而是我們父母自己也因為工作奔忙,回家就累了,在工作上被職場人事物榨乾後,剩下最後一絲力氣,會選擇放過自己,而不是還盯孩子練琴看他臭臉。
2️⃣核心教養思想永遠建立不起來:
  因為資訊更發達關係,我們這一輩的家長,會同一時間眼入眼簾的是「一百種.一千種.一百萬種」教養孩子的模式,很殘酷的事自己的方式都尚未確立,就要接受那麼多「別人是怎麼帶孩子」的刺激,中心思想一直被牽動被挪移,長不出自己的核心價值。
3️⃣被網路視角迷惑:
  看到一張小朋友認真彈琴的照片,就直覺:哇!~別人小孩好乖好聰明好懂事都會乖乖練琴?我都想說,才看到一張照片,要如何知道她練琴背後有沒有鬼哭神嚎?賴皮耍賴?看到的跟實際上的本來就不一樣,沒有客觀去意識到「你看到的都不是真實情況」「我們所見的僅是冰山一小小角罷了」,你又會再一張又一張"錯覺"給迷惑。
4️⃣才藝項目太過琳瑯滿目:
  能學的.能玩的太多了啦!沾醬油學習法變成王道,什麼都碰一點.蘸一點,就會知道孩子真正的興趣。殊不知,碰一點蘸一點都會很有興趣,但一碰到難的麻煩的,通通都變成沒興趣了。因此「學習要多嘗試各種不同才藝」變成現今教育市場的王道,不能說不對,但照這種思想走,幾乎不會有真正有興趣的才藝(因為多數才藝學到兩年後必定會來個瓶頸跟挫折)。
5️⃣這個時代「耐心」這件事情好像變成一種不知變通的表現?
  耐心才是成就任何事情的唯一道路,但,我卻聽到超多家長說:「如果真的練的不開心,那不如就換一樣才藝;如果真的克服不了那就停下來比較好;我去上**課小朋友開心的不得了~」卻很少會聽到:「用**方法試試看!再堅持一下下!」
  於此,我分析以上五點,以下陳述就是呼應我的標題
❤️媽媽們要結交「同溫層」的媽媽朋友 
❤️媽媽們要結交「同溫層」的媽媽朋友 
❤️媽媽們要結交「同溫層」的媽媽朋友
這也是我常常對 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的家長講的話(特別是在演奏會場合)
▍同溫層媽媽朋友泛指▍:這群媽咪的小朋友都在學音樂,媽媽都在陪練.盯小孩練琴的路上,這群媽媽會分享的不會只有孩子"好"的一面,而是著實分享"真實"的陪練現場狀況。(有些父母很愛面子只會分享獎盃照孩子主動練琴照卻從不分享孩子真實練琴的狀況)
  真實的意思:就是有哭有笑有血有淚有辛酸有成就感這種百感交集的一切~。
  我鼓勵學琴的爸媽,要慎選你周邊的同溫層友人,大家能真實分享自己孩子面臨到的問題,然後大家互拍肩膀.互相擁抱.共同取暖,然後繼續往前走~
  而如果你身邊的媽媽朋友常常出現關鍵句是:
「幹嘛那麼辛苦啊!」
「我小孩根本不用叫就去練琴兩小時」(最好啦!)
「我們又去試上什麼什麼課小朋友超開心」
「哀呀!不要上就好!換一種才藝試試看!」
跟這種「非同溫層」朋友交談,絕對消磨你的心智.讓你懷疑自己所作所為~更讓你無法堅信自己正在走的路是什麼?
  教養方式千萬種,但辛苦堆疊孩子能力的父母也是有一群人,新莊區也越來越多,我們都會幫孩子選擇好的環境跟同儕,那怎麼自己接觸那些媽媽朋友不好好慎選呢?
  最後葉老師提醒是:加入的社群也很重要,有些社群的家長龍蛇雜雜處,東一句西一句,明就不認識妳也要聽他講什麼?根本就是自亂陣腳的行為,所以,不好的社群,也可以退!
🧘‍♀️讓自己保持內在平靜,不讓過多教養方針亂了自己的方寸,因此:
✔️同溫層媽媽朋友互相鼓舞取暖.
✔️遠離非同溫層的媽媽朋友.
✔️不好的社群退退退
✔️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不要怕被冠上怪獸父母的稱號
是我給大家的四個建議。
  祝福我們的孩子,能夠在克服困難的路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我們父母也能在陪伴孩子的路上擁有更多真切的酸甜苦辣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