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文章-不辦音樂會,超省心,什麼事情都不會有?
前幾天,葉老師我跟我同業朋友聊到,我朋友是班主任-他「不會」幫他的音樂教室學生辦發表會,他說他才辦過一次就嚇到!他說整身都累!因此我很好奇繼續聽他講下去...
「辦學生音樂會本來就是額外的事情(他覺得家長繳學費是歸學費,並沒有包含音樂會),活動從裡到外,從前到後都累得要死,台上一分鐘,台下數件事情超級煩,睡也睡不好,辦不周到家長跟老師還會有一堆意見飛過來」
「不辦的話,學生多數還是會照常跟著學,並且也不會有任何意見跟煩事飛過來,#既省心又輕鬆,還不會造成跟家長老師的結怨,反正家長要什麼學習成果,--直接叫他小孩去考試(檢定)就好!」 這麼辛苦的苦差事,我為什麼還是那麼認真辦活動十五年且還是打算持續下去呢?
因為我當初就是抱定:「做音樂教育並不追求一個沒事的人生」
我希望藉由表演本身的那三分鐘&準備的過程去訓練跟培育孩子的各種能力:
1.表演能力
2.上台能力
3.美感能力(服裝)
4.練習練的精細的能力
5.完整背譜能力
這些除了分數(檢定).名次(比賽)之外看不到的能力,其實才是學音樂的重點!這也是我為什麼苦了我自己,還是很堅持要做的理由!
至於上述那位老師說的:「辦音樂會,就有一堆家長跟老師有一堆意見」的這件事情我有幾個想法想與大家共同分享:
那就是葉盈老師身為班主任(也就是主辦單位),我辦音樂會的前前後後都抱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
我會思考各個角度(包含家長.老師)的需要,制定規定上會盡全力照顧到大家的需要,但我不可能因為全盤"寵"到大家的需要,就完全犧牲我自己.或者整個秩序被打亂.整個畫面被搞砸.整個活動要呈現出的精神都走偏,還讓那些不遵守規定的人得到他要的,遵守規定的家長是笨蛋--這種事情在葉老師我辦的音樂會絕對不會發生。
家長跟我反映他們自身私心的建議,是為了他們自己,我不會凡事都好好好~我多半不會採納,包含:
我就是得提早離開(早退)
音樂會可不可以不要穿皮鞋?(還要浪費錢)
為什麼我們的場次那麼早?(嫌我們都幫她小孩安排太早)
為什麼要另外付額外的費用?(我本來就是另外花時間舉辦)
以上皆不理睬
因為我的家長多半清楚我的立場,也會同理我的辛苦,讓我好做事,音樂會費也會準時繳交,也給我最大的後盾~讓我在這麼辛苦的活動中不會內耗,精神也不會分裂!
就是因為超站在家長的立場,我已經非常犧牲我自己,將五個階段都分開辦,大家可以照著孩子的階段參加該時間的音樂會就可以,不用等太久,還可以自由參觀別的場次的音樂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