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文章 -「還有30分鐘」&「只剩下30分鐘」
葉老師現在以一周為單位,在每天帶小孩&處理教室正規每天例行公事之餘,我一定會多兩件事情,那就是:


這兩件事情,一天沒做不會怎樣,一週沒做也不會怎樣,但是長期都有執行,對於事業跟健康,相對都有正向的影響!
我已經長期這樣做達到五年左右,如果第一年因為新鮮感能達到不稀奇,能持續五年我也覺得自己好像真的能夠達成這種"習慣",也能夠在懶惰跟自律間達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衡感!
差別真的是對於
時間的「認知」,如果覺得自己「還有」30分鐘,對於時間心情會是正向的,也是從容的!

我會





-
如果我思考自己是「只剩下30分鐘」,我想我的心情,會呈現等待.焦慮的負面心情。
-
對於孩子練琴,也是一樣的觀念,如果爸媽覺得孩子「還有10分鐘」,可以讓孩子練一首歌五次,甚至還可以練兩首歌。
如果覺得「沒剩下多少時間」,就會想說,算了啦,明天再練!但是明天呢?真的會比較閒嗎?
10分鐘能做多少事情?20分鐘能多做多少事情?但是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這些時間拼拼湊湊,能夠多做好多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 #改變對於時間的認知,就能改善我們生活的品質跟腦內的習慣,這長期來說可以多"做"出心裡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