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我其實發現現在很多家長在幫孩子選擇任何環境的時候,浪費滿多時間在漫無目標地詢問上,而忽略了傾聽內心(家長/小朋友)的聲音!
更可怕的是,在各大群組詢問了一輪後,才發現,自己還是很茫然?
常常家長問我那家幼稚園好?哪家英文班好?哪家安親班好?哪家數學班好?
我其實覺得尋找真正適合孩子環境的過程都是一樣的
1.你想給孩子的是什麼?
你要的東西背後能捨棄的東西可以做相對應的了解嗎?
你想給孩子均衡的發展,五育並重的教育,那你就不可能期望孩子的"英文"(可以更換其他學習選項)是多麼的專精,因為你要的就是"均衡",均衡的結果就是什麼都相對成長,卻不強調哪一樣特別的強大。
如果你想要孩子的"英文"是非常專精的,那在學校教育的這段時間裡,你就很難期望孩子的發展是均衡的,因為你要的是"顯著的英文成效",那你相對必須要知道其他方面就是比較無法相對應的成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很多家長知道自己要什麼卻不知道相對應可能必須取捨什麼。
-
2.群組問一圈並不會有什麼結果啊!
假設群組有一百個媽媽,就會有一百種分享跟一百種經驗,那就會有一百種客觀條件跟一百種狀況。
A家長說正面的話好像也有道理
B家長持負面看法好像也沒有錯耶
但這一百種狀況根本就不是你孩子的狀況啊!所以為什麼不能夠先靜下來自己衡量自己的情況呢?誰會比你更了解屬於你自己的各種條件呢?包括家長的接送、小孩的個性、意願,還有剛剛說的"你要的是什麼?"。
-
3.用自己的肉眼跟感受去衡量環境的好壞
如果是選擇幼稚園,家長參觀的重點不只是櫃台人員跟你講的,去看看這裡的學生,秩序好不好?開不開心?規矩好不好?
如果選擇私立國中,不只是看榜單,要看看在這學校青春期的孩子,在學校是不是有安定的感覺,是不是被愛被關心。
如果選擇音樂教室,看看孩子的表演影片,看看部落格,看看孩子彈奏是否投入。
在選擇環境家長用心感受跟肉眼親臨其實比打聽來的重要。
-
4.問兩三個關鍵的家長
你一定有非常信任跟比較理性客觀的媽媽朋友,可以聽聽他的想法,他會有選擇環境的sop,跟他做詢問,絕對比跟一堆家長做瞎聊來的有效率跟更能夠得到貼近心中的答案喔。
-
5.沒有一百分的完美條件
我要跟家長說放下你的完美主義吧!
A英文班教得好但是離我家比較遠需要騎車
B英文班根本不用接送但教得沒有A英文班好
A音樂教室教學成效好但老師比較push孩子練琴家長也比較有壓力
B音樂教室相對比較輕鬆家長不會有什麼壓力
A幼稚園有戶外環境但師資流動比較大
B幼稚園只有室內空間但老師比較穩定
A私中升學率好但孩子的臉上只寫著考卷兩字
B私中升學率也許差強人意但是注重全人教育
-
其實這種天平的兩端.選擇的十字路口,每個家長都必須很仔細地面對,你不可能什麼都要,所以又回歸"我們要的是什麼"?是現代家長或者說現代人,你自己要考慮清楚跟能夠取捨的,也是永遠必須學習的課題。
-
對我來說"學習成效"、"孩子學習有動機絕"對是選擇環境最重要的點!
其他什麼交通阿,壓力大阿,只要不太誇張,孩子能承受,不要搞死家長,最終還是應該以"學習成效"為最大選擇的要件喔!
A音樂教室教學成效好但老師比較push孩子練琴家長也比較有壓力
B音樂教室相對比較輕鬆家長不會有什麼壓力
A幼稚園有戶外環境但師資流動比較大
B幼稚園只有室內空間但老師比較穩定
A私中升學率好但孩子的臉上只寫著考卷兩字
B私中升學率也許差強人意但是注重全人教育
-
其實這種天平的兩端.選擇的十字路口,每個家長都必須很仔細地面對,你不可能什麼都要,所以又回歸"我們要的是什麼"?是現代家長或者說現代人,你自己要考慮清楚跟能夠取捨的,也是永遠必須學習的課題。
-
對我來說"學習成效"、"孩子學習有動機絕"對是選擇環境最重要的點!
其他什麼交通阿,壓力大阿,只要不太誇張,孩子能承受,不要搞死家長,最終還是應該以"學習成效"為最大選擇的要件喔!
以上是 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 葉老師的分享
~



